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下)
——忆南平师范集邮协会活动花絮
张声浪
南平师范集邮协会每两周组织一次活动,主要有邮识讲座、交换邮品、外出参观等。当时,作为邮协的主要负责人的我,正面临毕业前的实习、考试等,学习任务很重,但对邮协工作,始终充满激情,每两周一次的活动坚持开展。一方面是广大会员积极性很高,更主要的是邮协理事会几位同仁能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用心做事。当时,邮识讲座主要由我承任。有时,结合新邮发行,也请担任顾问的老师来讲课。1986年5月14日,值南平市第二届集邮展览,学校邮协选送了三部邮集参加展览。我们组织全体会员去参观邮展,而且那次是市邮协为南师邮协破例晚上开专场并免费参观。我们还创办了会刊《邮报》,由丁华煌、谢剑锋、危红英、吴进香等4位共同编辑,每月刊印一期。
最值得一提的是南师邮协的首届邮展。当时,理事会几位理事认为,其它几个社团都有成果拿出来展示,我们邮协活动开展不错,也应展示一下,大家想到要办一次邮展。搞邮展可不是轻易之事,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家说干就干。5月初开始筹备,会员们各自选择了专题,虽然邮集制作得很不规范,但个个认真对待。大家相互帮助,互借所需邮品。学校领导很重视,特意拨40元作为邮展经费(当时学校对其它社团是从未拨过经费的),还特派专车到市里运展框。市邮协也很支持,优惠供应邮品作为纪念品和奖品。我们会员利用课余时间乘校车到市里借来展框,又动手一框一框地搬到学校艺术楼二层。特别是84级几位女会员,在潘秀玉理事的组织下,充当了搬运的主力队员,令人感动和难忘。大家齐动手布置展框,几个骨干一直忙到深夜。
5月25日上午9点,南师邮协首届邮展在校音乐楼二楼展出,我们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不仅全体会员都来参加,学校的黄盛椿校长以及陈玮等几位邮协顾问也出席了开幕仪式。特别是当时还在南平工作的全国集邮联理事宋晓文老师特意送来邮集参展,为邮展增色不少。他还代表市邮协送来贺信,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黄校长不仅十分高兴地发了言,还特吩咐校电教馆的工作人员,把开幕大会和整个展览录像下来,作为资料保存。参加大会的全体会员,每人都得到了一份小小的纪念邮品。为纪念首届邮展的举办,还特地请美术教师设计了一枚纪念卡,贴上1986年发行的虎票,赠送给前来参加活动的集邮爱好者。
邮展的举办立即在学校引起轰动,许多师生纷纷前来参观。这次邮展,在学校产生了很好影响,赞声不绝。通过举办邮展,会员们情绪高昂,我们几位理事也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增进了邮谊,更加团结协作。同时,我们也初步体验到创业的艰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毕竟这是一个由学生组织的邮展,何况还是第一次呢!
南平市邮协始终关心和支持南师邮协的成长。凡市邮协有重大活动,均通知南师邮协参加。比如南纺厂邮协成立、市集邮公司开业、市青少年邮协成立等,都邀请南师邮协派代表参加。我还被评为“1986年度南平市集邮积极分子”。这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校邮协,这是全体会员共同努力工作得到认可的结果。1986年7月,82级会员即将毕业离会。为此,全体会员还专门拍了集体合影,相机快门留下了历史的瞬间,成为邮协会员永恒的记忆。
对我而言,通过创办南师邮协,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为多年来不论从事学校还是行政机关的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能力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恒久的集邮兴趣。30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躬耕邮坛,获取邮识,广交邮友,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邮痴”。可以说,“集邮”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成为生命的“伴侣”,受益良多。2013年4月,自己被推选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七届理事,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大会。我要感谢永存心底的母校——南平师范。
愿此文能唤起为南师邮协的诞生与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老师和学友,对曾经岁月的美好回忆。难忘南师,难忘南师集邮协会的各位同好!同时,也以此文纪念南师邮协诞生31周年,更献给南师80周年华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