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岗故事 唯有红枫知时节
枫岗故事 唯有红枫知时节
唯有红枫知时节(6.14修改)
2014届毕业生庄婷
枫叶如丹照嫩寒,一木一风思华年。再回到枫岗已是三年后的冬天,枫叶飘落的好像比以往更晚一些。傍晚坐在操场边,抬头看五分清澈的云海,赏五分壮丽的霞。
科技楼早晨6:15开门,我抱着练习卷走进高三(1)班,背了一会单词,开始早读。7:10,扫了一眼交到我手中的化学错题本,发现第三组本数不对,快速地翻了一遍第三组的本子,回头给第三排的俩死党使了个眼色“你俩!本子!”,回应我的是两双哀求的眼神,“一会!就一会……” 五分钟后我抱着全齐的错题本上了楼,放到化学老师的办公桌上。进入高三之后,这样的日子一天又一天,除了往返办公室上下六楼的心跳加速,我们的生活像一杯结了一层薄冰的水。
拿到省质检卷子的那天傍晚,我静静地看着25分的生物卷,内心像是倒灌进了一片汪洋。班主任应老师拿着我的理综卷,恨铁不成钢地叹了一声,说:“别人考80分你考25分?离高考还剩几天?一中划的线是514,你连500都不到谈什么上一本,可不就是亏在生物上了?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生物的分数一定要提上去!”。走出办公室,月光下的六楼走廊是那样的惨白,每向前迈一步都格外沉重。我坐在台阶上想了很久,没有眼泪,没有烦躁。每次理综都刚好及格,497的总分,而生物的分数还不如别人的高考加分,全靠物理化学在强撑:我或许因此远离梦想,就差一点点。也是从那天开始,每天把我从床上弹起来的不再是梦想,而是仿佛已经失去的遗憾,或许还有看似触手可得却又遥不可及的悲伤。
每天吃饭的时候是最轻松的,捧着煎饼果子走到教室旁边的光荣榜,看着自己的名字在排行榜上不前不后,不尴不尬,好像墙上的自己对我翻了个白眼,轻蔑地说你离一本线还差一点。于是把剩下的一口面皮咽下,拿出卷子接着刷题。
2014年6月5号,我枕着双手闭着眼横躺在床上,语文练习册翻开在身旁的桌子上,第28页正对着天花板,然后被摆着头的风扇吹着哗啦哗啦响。“太痛苦了,再也不想学了!”。睁开眼,写着“再学五分钟!”的纸片从床头掉了下来,恍然片刻,屈服于自己的梦想,起了身。
和所有人一样,知道高考成绩的一刹那,不管分数多少,心中总会有些触动,我还记得我看到的第一眼是:这分数是高是低?当知道超出一本线42分的时候,我只给妈妈发了条短信,激动地说不出话,挂掉了所有亲戚朋友的电话。这一刻,所有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一切泪水汗水,还有腿上的蚊子包,都是值得的。
夏天的风带着一抹泥土的清香,在蝉鸣声中把我们送进了高校,南高的校园也迎来了一批新战士。老师的鬓间、手指上都留下了岁月的拓下的印记,可当我再次回到这个校园时,他们还如当年书生意气,走出教室,拍拍肩膀上的粉笔灰,向走廊那头大步离开。
6:15的科技楼,余墨残香中混着树叶的清香。校园里仿佛还回荡着那年年初正月初三的鞭炮声,我戴着耳机抱着书来教室自习。走过高三(1)班——引以为傲的实验班,陌生又充满着朝气的面孔从我身旁经过,化学老师带着批改完毕的月考卷从走廊的尽头走来,同以往无异,我走上前,告诉她需要讲评的作业题。
最后一次把书抱离高三(1)班的那天,天空下着瓢泼大雨,似在挽留着只属于我们的峥嵘岁月。青春总是披着阳光,带着笑与泪从记忆里款款而来,无论离开了多久,去过多远的地方,只要回到这里,南高的枫叶便热烈如斯,铺满我回家的路。
三年又三年,唯有红枫知时节。
作者:庄婷
单位:14届高三一班
现就读于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在南高实现了梦想
电话:18871785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