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平市高级中学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实施方案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保证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我校顺利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发展过程为评价对象的现代评价评价方式,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重要渠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遵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原则,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和有深度的反思,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有效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4.多元性原则:这包含了评价方式、评价过程、评价内容、参与评价的人员组成等方面的多元性,目的是使得评价突出客观性与发展性。
考核评价要做到“三坚持”,即坚持全面考核;坚持动态考核;坚持上下结合。
三、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学校要为教师的自我评价创造条件,从多方面给予有力的指导和帮助,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主要措施为:(1)制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研修计划,教师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计划;(2)加强教师专业成长的档案管理,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袋。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学生评价 学生是教师的最直接的服务对象,因此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也最为了解。他们对教师的如实评价具有很高的现实性与客观性。每学期的期末,学校都要以年段为单位,组织学生对本年段的教师工作情况进行民主测评。测评项目涵盖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学生民主测评的量化结果直接作为教师学年度量化考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评价 主要是通过家长会或让家长走进课堂等方式,使家长尽可能多地了解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并通过自己的观察,直接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自己的判断,对教师工作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家长在评价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项目进行勾画,同时对教师教学工作提高意见和建议,学校以此统计出家长的评价结果,并作为对教师学年度工作量化考核的必要参考。
学校还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㈢同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用评价标准衡量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看法,并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同事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为了真正做出客观、合理、有价值的评价,评价结果不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荣誉挂钩,避免教师间的摩擦或矛盾。
㈣学校或职能部门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课、学校优质课比赛,及时进时听课评课,收集教师课堂教学信息,根据评价体系,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做出恰当的评价,作为期末评价量化的依据,并从中不断发现人才,为优秀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促进其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建设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学校依照《南平市高级中学教师年度考核办法》对教师工作进行一学年两次的量化考核。在每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末进行量化初评,第二学期结束后再进行学年度总评,并将总评结果公示。学校根据教师量化考核的结果和定性评价的情况对教师工作进行定等,分为三个等第即优秀、合格与不合格。
四.评价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提高自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家长、社会以及整个教师群体都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和接触。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在通过互评,使评价与被评价双方意见得以沟通,逐步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评价的过程就是教师思考判断、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让教师学会自省,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自信。而客观评价过程,又是教师深化认识,学会理解,学会认同,学会修正,学会恰当评价的学习过程、提高过程。
2.常规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常规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我们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做法是每月由教研组、课题组评价一次,教导处、教研室不定时进行抽查,发现典型及时给予表扬,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对此。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我校在每学期期末进行。对教师学期或学年的工作进性考核评价,注重绩效与自我发展评价,同时进行教师自身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反思能力和工作绩效的考核。
3.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职能部门在对教师实施评价时,不能简单化。我们在评价过程弄,能量化的则量化,不能量化的则加以描述性分析,为教师提供自我价值的机会和空间,满足教师的成就感。
4.教学流程管理评价与教师自我发展评价相结合。
教学流程评价是指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查等进行考核评价。而教师自我发展评价,主要指教育科研、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进修培训等情况,起到较好的评价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