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高级中学 > 教务管理 > 教学安排 > 南平市高级中学选课走班工作方案
南平市高级中学选课走班工作方案
编辑:    教务处发布时间: 2017-08-01 14:08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南平市高级中学选课走班工作方案
南平市高级中学选课走班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为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目标,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发展,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适应新高考制度下的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模式,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保证每个学生达成一定的共同基础水平,尊重学生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做最好的自己。
二、总体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科学规划选课走班实施方案、操作程序、管理制度等,适时适当修订完善,确保工作稳中求进。
(二)突出主体原则。选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及发展方向。学生要亲自选课并确认,老师、家长可以提供参考,但不得代选。选课指导要立足长远,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予以科学的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及发展方向。
(三)遵循校情原则。选课走班充分考虑所需办学条件、师资、生源、课程特色等情况,做好教育教学资源的统筹配置,为选课走班教学提供基础保障,尽可能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生源实际,兼顾学校师资团队、教学场地、课程特色,尽量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尽量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合理调控学生的学习负担,对选课数量以及班级人数进行合理控制安排,体现学校特色。
(四)科学发展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在开齐开足上好高考科目的同时,开足开齐体艺课程,努力做到既满足升学考试的需要,又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实施流程
(一)组织机构
南平市高级中学选课走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欧捷(校长)
副组长:刘勇  黄璜  郑祥福  林桂花
组员:李寿滨  陈世伟  吴建斌  吴红红  江伟  郑鹏 鄢丽娜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班主任部分优秀学生和家长代表
在选课走班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教务处、教研室和年段根据本校实际确定学校课程设置,编制《课程实施方案》和《选课走班指导手册》,对高中课程各学段所开设的模块内容、课时数及参加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的时间作出具体说明,并提出相关建议,对选课流程、走班形式,行政班和教学班学生管理、教师评价等问题提前规划,讨论制订出相关的管理办法。
(二)宣传动员
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分批组织教师前往福州、厦门、浙江、上海、山东等地学习。9月初召开年段教师大会,统一认识,明确责任,加深对选课走班的理解。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位老师都是导师,将学生分配至各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负责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全面指导。
2018年7月中旬召开2018级高一新生家长大会,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对家长进行生涯规划、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等培训,让学生家长了解新高考改革政策及选课走班的意义、步骤、操作方法,获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9月召开高一年段学生大会,发放《选课走班指导手册》,从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高校招生录取改革等各方面进行培训,让学生明白本次新高考改革重大意义。
(三)选课准备
在2018级高一年段开设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利用专业测试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和性格测试,取得数据,让班主任和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导师、家长和学生了解测试数据及大学专业设置条件、新高考方案等政策,为指导学生选课提供依据。通过研学旅行、职业体验、野外考察等综合实践活动、聘请高校教师给学生讲授大学先修课程、举办专家讲坛、召开主题班会、邀请家长进行职业访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
(四)选课安排
学校将为每个学生提供2次选课机会,分别在高一第一学期半期考结束后和期末考试结束后的适当时机,组织学生选课。
高一第一学期半期考试结束后立即召开学生大会和家长会进行动员,就选课的意义、原则、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向学生及家长作出明确解释。由行政班班主任、导师及家长为学生进行选课咨询,让学生对自己所选课程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好至少两个选课方案,为正式选课做好充分准备。学生可在导师、家长的帮助下选课,最后由学生本人填写选课意向表。本次选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选课流程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各学科的认识,根据学生选课结果,初步规划教学师资和走班教室。
在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的适当时机,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选课,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公布高校在我省招生专业选考科目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选课结果,班主任和导师、家长对学生继续进行选课指导,基于学生兴趣特长、学科成绩、综合素质等各种因素合理指导,引导学生更加合理地调整所选学科、组合,尽量减少走班后学生调整学科人次,让学生更加明确自身优势,提高在“等级性考试”中的竞争力。
学生在学校选课平台自主选课,完成选课任务。本次选课结果将是下学期走班排课的重要依据,学校也会根据本次选课结果安排下学期教师、教室、教材数量等事宜。
按照尽可能少走班的原则进行组班。将同一种组合的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学班,行政班与教学班合二为一,不走班。将有两个学科一样的学生组成一个教学班,在上第三科目时进行走班,也就是“定2走1”。 选课结束后一周内,公布选课结果,由教务处开出各门课程选修学生名单,一式三份,送任课教师及学生所在行政班班主任各一份,教务处留存一份。下学期开学后按此选课名单上课。教务处按照学生需求不同进行分层次分班,合理搭配各教学班任课教师,形成教师课表、教学班课表、行政班课表、学生课表。学生对自己选修的课程,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凡经批准选修的课程,一般不能随便退、改选,学校设置15天犹豫期,确需退、改选,学生要写出退、改选申请,经选课走班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方可进行调整,退、改工作应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过期不再单独处理。
五、走班管理
教学班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核心,是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任课教师担任几个班级的教学,就相应担任几个班级的教学班班主任.任课教师一岗双责: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承担起对所任的教学班的学生管理的责任。
除实行走班上课的学科外,其他学习、活动及早晚自主学习时间仍在行政班内学习,班主任不仅要抓好行政班的各项管理工作,还要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自己班级学生所在的教学班中,加强和教学班任课教师的沟通和联系,及时解决走班教学时发生的问题。行政班学生的表现,是考核班主任的主要依据。 
走班学科教师全面负责教学班的管理工作。教学班学科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本课堂的考勤、纪律、卫生等的管理,并及时与行政班班主任沟通交流,防止出现学生管理上的空挡,实现无缝化管理。
选课走班学生的座位实行固定制,教学班座位由年段负责编排。教学班学生的座次安排遵循“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座次相邻,合作小组的成员来自同一行政班”原则.固定学生在教学班的位置,确定学生座次表,注明学生姓名、行政班号。组建教学班班委会,协助任课教师做好考勤、纪律、日常卫生监督等工作。班委会成员由来自单元内各行政班的学生学习合作小组的组长组成。教学班各学科均设多个课代表(每行政班1名)负责收发原行政班同学的作业、与任课老师交流信息等。加强学分管理,从学习课时、修习过程、模块考试成绩三方面确定学生是否获得学分。
六、教学评价
定期召开教学协调会,及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召开有关班主任、备课组长和学科教师会议,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科学的应对策略。加强集体备课,实行统分结合的备课体制,即同一学科有统一的集体备课要求、内容,同时考虑到“合格性”和“等级性” 考试教学内容和难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备课,加强积极探索走班模式下学生考勤、课堂管理、学习用品存放、作业收交、批阅、自习、辅导、答疑、小组合作学习等学生指导等策略研究。
按照行政班进行教学的学科,执行学校原来的常规教学要求和教师评价标准;根据走班模式组织教学的学科,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综合评价,除继续执行正常的常规教学要求外,重点通过所教学生的动态变化和召开学生座谈会、满意度测评加大对教师的考核力度。
本办法未尽事宜,由学校选课走班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年段解决。
                                                南平市高级中学
                  2018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