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平市高级中学关于加强校本作业资源库管理的
南平市高级中学关于加强校本作业资源库管理的
南平市高级中学关于加强校本作业资源库管理的有关规定
为提高学生学习针对性和作业有效性,我校将全面构建校本作业资源库,同时建立学校校本作业的研究、开发、使用与评价机制,实现有效作业。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建立校两级校本作业资源库
1.各学科教研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组织开发构建各学科校本作业资源库供教师参考使用。同时,建立资源库优化机制,进行集体研讨、精选精编作业、安排专人管理、及时地对校本作业资源平台进行充实、优化和提升。
2.资源库建设建设的校本作业资源库建设要涵盖高中所有年段与所有学科。
二、因生制宜研发校本作业
1.校本作业研发应本着“轻负担、高效率”原则
研发设计校本作业,旨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教研组要有的放矢,从内容与要求双重维度配置练习,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不要随意的拔高或降低作业要求,精心设计,根据学生不同程度,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作业布置给学生前,老师要先研做一遍,提高作业设计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努力做到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层次化、作业评价人文化三个方面。
2.编制校本作业要有章可循
各教研组要将校本作业研发纳入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立足课标和教材,备课组要依据教学计划设计校本作业,采取"集体讨论--分工合作--再讨论--优化形成"方式,科学地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年级校本作业,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可共享的校本作业资源库。编制的校本作业含课后练习、单元练习、单元测评、复习课配套练习。校本化作业要求统一的格式,每次的作业要求署名主创设计者及使用的时间。
3.科学处理好校本作业与教辅材料,书本课后练习的关系
校本作业即是通过校本教研,学科教师研究和开发适合学校学生实际的各学科作业。可以是从现有教辅材料中精心筛选,也可以通过教辅材料中的好题进行适当改造,或是学科老师设计研发适合本校学生的原创题型。校本作业研发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努力实现完全通过使用校本研发原创作业的方式提供学生作业练习,减轻学生负担,又实现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
书本课后练习是各学科教学必须让学生完成的,是老师要尽量在课堂上配合教学完成的练习,是和校本作业相辅相成。
三、科学管理与使用校本作业
1.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充实
校本作业的研发除了为在校学生提供适应性、针对性学科练习作业,同时也是通过不断积累,形成学校的校本作业资源库,为今后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作业及质量监测题库资源。
各学科教师要科学地设计适合授课班级学生认知水平的作业,对授课班级的作业进行调整和补充并将自创的作业题例及时参加本校校本作业汇编。各校每周备课组活动中进行集中修改、定稿,要在校本作业使用前一周完成。校本作业由各年级备课组每个月底打包交到教务处检查并保存上传资源库。学校要将各学科老师的校本作业研发工作情况纳入本校的教师量化考评内容。
2.规范操作,做到分层使用,减负提质
科学、合理的使用校本作业,有助于督促提高校本作业的质量,使校本作业真正发挥“减负提质”的效用。各教研组务必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学常规中有关作业的规范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布置统一必做与自主选做的作业,并提出建议完成时间,课上要保证学生有10-15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学校要综合平衡并严格控制学生各科统一的作业总量。
四、为校本作业工作良性运转提供必要保障
1.各司其责,确保校本作业工作责任到人
学校分管副校长是学校校本作业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召集制定本校校本作业工作制度和本校作业资源库补充机制;负责组织校本作业选用、管理、共享以及评比,不断建立和完善本校的校本作业资源库,同时推荐优质题例上传省、市校本作业题库。
各学科任课教师要根据授课班级的学生情况,通过集体备课或个人研发,积极参与校本作业开发和收集工作。
2.评选表彰,鼓励研发工作的积极性
校本作业是研究校情、生情,有的放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立杆见影的好做法。学校定期组织对各教研组推行校本作业的工作情况进行评选,树立典型,对成绩显著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和管理人员适时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将开发校本作业工作情况纳入年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落实保障,为校本作业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学校要加大对各学科校本作业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管理,把这项工作作为落实教学管理常规的重要内容,指导教研组开展校本作业研究,帮助分析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向上级争取学校校本作业编写、印制等经费专项补助。
南平市高级中学
2016年9月1日
学校因生制宜,有章可循地研发编制校本作业,各学科教研组将校本作业研发纳入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备课组立足课标和教材,依据教学计划设计校本作业,采取"集体讨论,分工合作,优化形成"的方式,科学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作业,校本作业要求统一格式,署名主创者及使用时间,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充实,规范操作,做到分层使用,减负提质,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可共享的校本作业资源库。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学校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I课程开设指导意见》,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必修课程学习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选修Ⅰ课程,课程选择空间大,能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科目中加深和拓宽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升学就业基本需要,实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各年级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实验班、平行班和艺体特长班进行分层教学,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及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对2017级高二年段实验班(高二(1)(2)班)数学、物理和英语学科实行分层走班教学,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薄弱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高一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走班制的研究方案
高2017级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
(一)、课题界定
(二)实施背景
(三)课题提出意义
(四)理论依据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探索适合我校高中学生分层教学走班制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探索走班学生的管理办法。
3、探索能激发走班班级教师教学积极性,适合我校教师教学管理的办法,为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考核制度提供参考。
(二)研究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加强初高中教材的衔接,注重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成绩差(A班)的同学既能快乐学习,又能顺利完成高中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让成绩好,“不够吃”(B班)的同学尽可能“吃饱”,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2、探索走班学生的管理办法。
3、探索对参与走班的教师的管理、考核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研究对象及学生分层
在高一12个班(文科6个、理科4个、艺术2个)中,暂时选择2、10班(文科班),3、8班(艺术班)和6、12班(理科班)走班。其余班级作对照。学生分层……
四、研究方法
立足于分层教学走班制的实施,进行行动研究。以自然实验法为主,综合运用观察法、对比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五、研究进程(2014年9月---2017年10月)
(一)选择课题、制订方案阶段(2014年9月---2015年2月)
1、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2、确定研究对象,落实实验教师。
3、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各方面顾虑,为课题的顺利实施作好准备。
4、确定学生走班的原则和方法。
(二)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3月---2017年6月)
进行分层教学走班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各种途径的初步探索,对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管理方法不断摸索,并逐步深入、全方位推进,边进行边总结,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5年6月---2017年10月)
1、每位参与课题研究或实验的教师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包括经验论文及个案、体会等。
2、对整个课题资料进行最后的整理,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
六、预期成果
1、课题总结报告1份(2017年10月)
2、教学案例若干篇(2017年9月)
3、教研论文若干篇(2017年9月)
4、教师关于实施分层教学走班制的心得体会若干篇(2017年9月)
六、课题管理
(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英语学科主研人员:
英语学科实验教师:
数学学科主研人员:
数学学科实验教师:
(二)保障措施
加强对本课题实验的调控与管理,保证整个课题顺利进行。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学校沟通,求得学校对课题的支持,对课题得以顺利进行的各种需要给予充分的财力和物力保障;
2、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监督,保证课题成员的长久参与及课题进行的实效性;
3、加强课题的阶段性检查和总结,定期举行课题组成员的研讨与培训,不断加强课题组成员自身的学习和提高。
为提高学生学习针对性和作业有效性,我校将全面构建校本作业资源库,同时建立学校校本作业的研究、开发、使用与评价机制,实现有效作业。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建立校两级校本作业资源库
1.各学科教研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组织开发构建各学科校本作业资源库供教师参考使用。同时,建立资源库优化机制,进行集体研讨、精选精编作业、安排专人管理、及时地对校本作业资源平台进行充实、优化和提升。
2.资源库建设建设的校本作业资源库建设要涵盖高中所有年段与所有学科。
二、因生制宜研发校本作业
1.校本作业研发应本着“轻负担、高效率”原则
研发设计校本作业,旨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教研组要有的放矢,从内容与要求双重维度配置练习,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不要随意的拔高或降低作业要求,精心设计,根据学生不同程度,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作业布置给学生前,老师要先研做一遍,提高作业设计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努力做到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层次化、作业评价人文化三个方面。
2.编制校本作业要有章可循
各教研组要将校本作业研发纳入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立足课标和教材,备课组要依据教学计划设计校本作业,采取"集体讨论--分工合作--再讨论--优化形成"方式,科学地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年级校本作业,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可共享的校本作业资源库。编制的校本作业含课后练习、单元练习、单元测评、复习课配套练习。校本化作业要求统一的格式,每次的作业要求署名主创设计者及使用的时间。
3.科学处理好校本作业与教辅材料,书本课后练习的关系
校本作业即是通过校本教研,学科教师研究和开发适合学校学生实际的各学科作业。可以是从现有教辅材料中精心筛选,也可以通过教辅材料中的好题进行适当改造,或是学科老师设计研发适合本校学生的原创题型。校本作业研发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努力实现完全通过使用校本研发原创作业的方式提供学生作业练习,减轻学生负担,又实现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
书本课后练习是各学科教学必须让学生完成的,是老师要尽量在课堂上配合教学完成的练习,是和校本作业相辅相成。
三、科学管理与使用校本作业
1.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充实
校本作业的研发除了为在校学生提供适应性、针对性学科练习作业,同时也是通过不断积累,形成学校的校本作业资源库,为今后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作业及质量监测题库资源。
各学科教师要科学地设计适合授课班级学生认知水平的作业,对授课班级的作业进行调整和补充并将自创的作业题例及时参加本校校本作业汇编。各校每周备课组活动中进行集中修改、定稿,要在校本作业使用前一周完成。校本作业由各年级备课组每个月底打包交到教务处检查并保存上传资源库。学校要将各学科老师的校本作业研发工作情况纳入本校的教师量化考评内容。
2.规范操作,做到分层使用,减负提质
科学、合理的使用校本作业,有助于督促提高校本作业的质量,使校本作业真正发挥“减负提质”的效用。各教研组务必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学常规中有关作业的规范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布置统一必做与自主选做的作业,并提出建议完成时间,课上要保证学生有10-15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学校要综合平衡并严格控制学生各科统一的作业总量。
四、为校本作业工作良性运转提供必要保障
1.各司其责,确保校本作业工作责任到人
学校分管副校长是学校校本作业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召集制定本校校本作业工作制度和本校作业资源库补充机制;负责组织校本作业选用、管理、共享以及评比,不断建立和完善本校的校本作业资源库,同时推荐优质题例上传省、市校本作业题库。
各学科任课教师要根据授课班级的学生情况,通过集体备课或个人研发,积极参与校本作业开发和收集工作。
2.评选表彰,鼓励研发工作的积极性
校本作业是研究校情、生情,有的放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立杆见影的好做法。学校定期组织对各教研组推行校本作业的工作情况进行评选,树立典型,对成绩显著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和管理人员适时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将开发校本作业工作情况纳入年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落实保障,为校本作业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学校要加大对各学科校本作业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管理,把这项工作作为落实教学管理常规的重要内容,指导教研组开展校本作业研究,帮助分析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向上级争取学校校本作业编写、印制等经费专项补助。
南平市高级中学
2016年9月1日
学校因生制宜,有章可循地研发编制校本作业,各学科教研组将校本作业研发纳入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备课组立足课标和教材,依据教学计划设计校本作业,采取"集体讨论,分工合作,优化形成"的方式,科学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作业,校本作业要求统一格式,署名主创者及使用时间,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充实,规范操作,做到分层使用,减负提质,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可共享的校本作业资源库。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学校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I课程开设指导意见》,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必修课程学习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选修Ⅰ课程,课程选择空间大,能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科目中加深和拓宽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升学就业基本需要,实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各年级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实验班、平行班和艺体特长班进行分层教学,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及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对2017级高二年段实验班(高二(1)(2)班)数学、物理和英语学科实行分层走班教学,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薄弱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高一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走班制的研究方案
高2017级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
(一)、课题界定
(二)实施背景
(三)课题提出意义
(四)理论依据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探索适合我校高中学生分层教学走班制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探索走班学生的管理办法。
3、探索能激发走班班级教师教学积极性,适合我校教师教学管理的办法,为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考核制度提供参考。
(二)研究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加强初高中教材的衔接,注重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成绩差(A班)的同学既能快乐学习,又能顺利完成高中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让成绩好,“不够吃”(B班)的同学尽可能“吃饱”,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2、探索走班学生的管理办法。
3、探索对参与走班的教师的管理、考核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研究对象及学生分层
在高一12个班(文科6个、理科4个、艺术2个)中,暂时选择2、10班(文科班),3、8班(艺术班)和6、12班(理科班)走班。其余班级作对照。学生分层……
四、研究方法
立足于分层教学走班制的实施,进行行动研究。以自然实验法为主,综合运用观察法、对比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五、研究进程(2014年9月---2017年10月)
(一)选择课题、制订方案阶段(2014年9月---2015年2月)
1、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2、确定研究对象,落实实验教师。
3、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各方面顾虑,为课题的顺利实施作好准备。
4、确定学生走班的原则和方法。
(二)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3月---2017年6月)
进行分层教学走班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各种途径的初步探索,对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管理方法不断摸索,并逐步深入、全方位推进,边进行边总结,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5年6月---2017年10月)
1、每位参与课题研究或实验的教师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包括经验论文及个案、体会等。
2、对整个课题资料进行最后的整理,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
六、预期成果
1、课题总结报告1份(2017年10月)
2、教学案例若干篇(2017年9月)
3、教研论文若干篇(2017年9月)
4、教师关于实施分层教学走班制的心得体会若干篇(2017年9月)
六、课题管理
(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英语学科主研人员:
姓名 | 职称 | 分工 |
中学高级 | 课题组长,全面负责课题工作,保证课题金费的落实和使用 | |
中学高级 | 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管理及资料的收集、整理。 | |
中学一级 | 负责课题方案、开题报告、阶段性总结及结题总结等的撰写 | |
中学二级 | 负责英语走班学生的管理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
中学高级 | 负责英语学科A班的教学、管理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
中学高级 | 负责英语学科B班的教学、管理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
中学二级 | 负责整个课题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姓名 | 职称 | 分工 |
中学高级 | 负责英语学科B班的教学实验 | |
中学高级 | 负责英语学科A班的教学实验 | |
中学一级 | 负责英语学科B班的教学实验 | |
中学一级 | 负责英语学科B班的教教学实验 | |
中学二级 | 负责英语学科A班的教学实验 | |
中学二级 | 负责英语学科A班的教学实验 |
数学学科主研人员:
姓名 | 职称 | 分工 |
中学高级 | 课题组长,全面负责课题工作,保证课题金费的落实和使用 | |
中学高级 | 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管理及资料的收集、整理。 | |
中学一级 | 负责课题方案、开题报告、阶段性总结及结题总结等的撰写 | |
中学一级 | 负责整个课题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
中学高级 | 负责数学走班学生的管理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
中学高级 | 负责数学学科B班的教学及管理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
中学二级 | 负责数学学科A班的教学及管理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姓名 | 职称 | 分工 |
中学高级 | 负责数学科B班的教学实验 | |
中学二级 | 负责数语学科A班的教学实验 | |
中学高级 | 负责数语学科B班的教学实验 | |
中学一级 | 负责数语学科A班的教学实验 | |
中学二级 | 负责数语学科A班的教学实验 |
(二)保障措施
加强对本课题实验的调控与管理,保证整个课题顺利进行。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学校沟通,求得学校对课题的支持,对课题得以顺利进行的各种需要给予充分的财力和物力保障;
2、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监督,保证课题成员的长久参与及课题进行的实效性;
3、加强课题的阶段性检查和总结,定期举行课题组成员的研讨与培训,不断加强课题组成员自身的学习和提高。